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 -> 信息快讯 -> 正文

用四个“应”做好孩子的后勤官

发布日期:2025-05-15  浏览次数:
高考在即,高三考生家长怎样做好后勤保障,助力孩子“应”考呢?



图片

情绪上“应”


人由生理和心理两部分组成。当人的情绪没有被看见和表达时,会通过生理反应寻求关注。因此,考前和考中的宝贵时间,家长应尽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,腾出家庭内在空间,来安放孩子的情绪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比如,孩子一反常态,不复习、不休息,情绪不高,甚至心不在焉地刷手机或做其他闲事。家长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,但要先平复自己的焦虑,再关切地询问“孩子,你看起来有些不高兴,愿意说说吗?”或者“发生了什么?你看起来有些焦虑呀”……
这是对情绪的“应”。有时,只有当情绪被看见后,孩子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情绪,这样他与自己的情绪以及家长在当下都有了更深的连接。接下来,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和你谈论他的不开心,他知道在和你的空间中可以安放他的焦灼、不安,他会感到安全并在心里感念你,你们的关系就会更进一步。
家长切忌在此时给孩子建议,并试图把他从不开心中拉出来,或强迫他开口。
“应”,是当孩子推开家门时,家人一句“你回来了”的关切问候。




图片

关系上“应”


孩子长期处于紧张、竞争、焦虑的氛围中,如果你是孩子,你希望见到自己的家长是轻松愉快的,还是焦虑、紧张和唠叨的?
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安全基地,没有之一。虽说青少年看起来不那么需要家长的关爱,甚至在弱化家长对他们的影响,但不可否认,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依然重要。特别是在最后的紧要关头,家长更需要把自己的烦恼丢到成人世界,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、温暖、安全、可持续的情感空间。
这便是家庭关系的“应”。
高考在即,箭在弦上,孩子的内心比成人更焦灼,他们对任何情绪上的波动都非常敏感,特别是家庭关系中的情绪波,会瞬间拉满孩子的情绪值。
青少年本身的情绪就像高压锅,家长的功能是持续、稳定、缓慢地为其释放压力。而孩子所面临的各项压力值更是爆满,和谐、稳定的家庭氛围会让高压得以纾解。
为孩子提供和谐、稳定的“气氛组”,也许是家长能为孩子提供的最好的后勤保障。




图片

饮食上“应”


“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”,这是健康人生需要遵循的基本生活方式。高考前做到这一点尤为重要。“节”和“常”讲的是规律、熟悉与节制。
饮食起居要有规律。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对待孩子的方式,都要保持熟悉规律。不要在此时特意给孩子添加肠胃不熟悉的食物,以免导致肠胃不适。因为肠胃需要熟悉、适应的食物,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也应如此,比如原来和孩子的关系是比较放松的,那就继续维持,而不要因为高考就搞得连大气儿都不敢出。毕竟,过度重视等于破坏。
食物温度需要重视。人的体温通常在36.5摄氏度左右,内脏温度更高一些。饮食要经过身体代谢,孩子们多数喜欢凉食,如果食物温度为0摄氏度,30多度的温差需要内脏加热后再消化,这会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。考前和考中,辽宁地区的气温通常不高,如果饮食温度过低,不仅会消耗身体能量,还会影响情绪,特别是肠胃比较弱的孩子尤其要注意。
如果不小心感冒、发烧,饮食应简单、温热,避免复杂。这就好比打仗,温热素食能迅速变成弹药,增加身体能量对抗敌人,复杂的食物则要经过抱恙的身体消化后再变成弹药,消耗更大。
大考前孩子生病,家长难免担心。然而,不管家长多么焦虑,都无法减少孩子生病的时间。家长应时刻记得情绪稳定的重要性,不要让自己的焦虑增加孩子身体和情绪上的负担。




图片

理解上“应”


家长要理解孩子,尊重孩子的放松方式。
有的孩子在高考时要穿校服,还要带上上学时的坐垫,他说这里有自己熟悉的味道,觉得放松、安全。
有的孩子在高考间歇时喜欢听歌放松自己,其实,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放松方式,家长不必过分干预,而应该理解和尊重孩子。
但是,家长要提早有意识地告诉孩子,刷短视频不但不能放松,反而会让人更焦虑。家长越早让孩子体验这一点越好,而不是强行要求孩子执行。
高考不仅考查知识,还考查心态。高考并非人生的终点,而是阶段性任务的完成,是迈向下一个人生目标的起点。
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,不管遇到什么,这个过程中积累的所有经历都将是孩子未来人生的财富,而且不管遇到什么,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给予孩子支持和爱。


以上转自招生考试通讯公众号,若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正、删除。